產品目錄
技術文章
當前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章 > 詳細內容
建筑設計要摒棄“非怪不取” 挖掘民族美感
點擊次數:1704 更新時間:2013-08-15

     近年來,國內建筑設計領域出現(xiàn)了一股不良風氣,所謂后現(xiàn)代的、偽傳統(tǒng)的建筑設計紛紛登場,盲目崇拜洋設計師甚至“非怪不取”、“追求怪誕”,一味追求怪誕另類、顛覆傳統(tǒng)。締造出的這些所謂的“反力學建筑”,確是*違背了基本的審美原則,沒了對稱和諧的建筑美學思想,未能和豐厚傳統(tǒng)文化完成中和,沒有公共美感可言。

    扔掉建筑思維的民族美、文化美,“嘴尖皮厚腹中空”注定怪誕淺薄,因為中國的建筑向來注重文化內涵,建筑物的布局、外形、尺寸、色彩,都有一定的涵義。一些建筑,是中華文化和先進技術的結合,大大豐富和發(fā)展了中華建筑文化。
   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,在建筑設計領域屢屢吸納先進經驗,這本是一件好事。然而,這種吸收應該建立在“中學為體,西學為用”的原則之上。民族建筑原則是根本和底線。吸收經驗,目的是讓建筑現(xiàn)代化思想和傳統(tǒng)思想緊密結合,打造出更多的建筑精品。然而,一些地方一味貪大、求洋,“非洋不取、千城一面、高大全”——這是*委員、建筑學大師潘祖堯對中國城市建筑提出的三大隱憂。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近年來,中國成了外國設計師的試驗場,建筑設計業(yè)出現(xiàn)了一種怪現(xiàn)狀:越是怪誕越能吸引眼球,越是怪誕度越高。傳統(tǒng)美被丟棄,令人痛心。
    有專家認為,中國的建筑師應該具有獨立的思考精神和創(chuàng)造精神,吸收本土建筑精華,學習世界建筑理念,并且贏得城市的信任,這樣中國的建筑才會有改觀。對于各種建筑設計,僅僅聽命于專家和行政官員的審美是不夠的,還應充分問計于民、征詢民意,考慮公眾的審美感受。建筑設計師們不妨多挖掘民族美、傳統(tǒng)美,成為真正的“建筑美和文化美的大使”。

分享到:

加入收藏 | 返回列表 | 返回頂部